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726章:大明官员体系变法

除开皇权钦点,现在的官员要按照新的规矩从基层干起。

哪怕是今科状元,也要先行到地方锻炼,还非是主官,得从县丞开始干。

有了政绩,且要满两年红线,才可由吏部考校,再次提拔。

从翰林院直接过渡到朝廷重臣这个路子,现在已经是被锁死了。

这也导致翰林院的地位不断下降。

其中最关键的是建言献策。

以前翰林院的学士们,完全可以就朝会上谈论议事,提出自己的政治谏言,只要得到陛下的认可,从官轻而易举。

现在朝会都已经是三日一开,而太孙下放权力,诸多事宜由各部自行解决,只有无法解决之事,才放在朝廷议论。

哪能有那般多解决不了之事,如今谁解决不了,就要承担责任,影响政绩升迁。

一旦在朝会上提出,首先面对的就是陛下的训斥。

别的不说,一个无能的名头就落了下来。

至于弹劾,现在可不是张口一说就行了。

瞎说可是要受诽谤之罪。

弹劾的章程,是需要足够的证据,然后上交都察院审查,最后才能到陛下那里。

“倘若不能入仕,难道对尔等来说,学问就没有半点用处了吗。”

一道略带低沉的声音从外传入大堂之中。

众人面色微怒,随即突然又转变回去。

那熟悉的声音,让他们知道了来人是谁。

随着脚步声的缓慢响起,一老者走了过来。

“刘老。”

“老师。”

“三吾先生。”

众人看见刘三吾,纷纷躬身作揖行礼。

刘三吾冷哼一声,直接朝着中间的座位走过去。

那里一直空着的,大堂虽有些拥挤,但却无人坐那里。

坐下后,刘三吾训斥道:“千里当官只为财,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的,现在都变成了什么样子。”

“翰林院是做学问的地方,倘若朝廷暂且没有安排,把你自己的学问做好,等到机会自然能更好的为国效力,为民操劳。”

听着这番训斥,众人皆是低头惭愧。

看着大家醒悟的样子,刘三吾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这才不急不慢的说道:“昨日太孙殿下召老夫去了坤宁宫,谈论了关于大明教育的问题。”

“洪武三十一年科考,取消对秀才功名的限制,按照标准答案考卷,如今统计出来,有三十余万考试过甲等分数,得秀才功名。”

听到这话,众人不置可否。

他们负责科举,自然早知道出了三十万秀才,但没有当回事。

因为这秀才水分太大了,那些考卷上的题目,在翰林院的学士们看来,当真是简单。

考卷里四书五经大幅减少,连最重要的策论都被大量削减,反而是加入了算术题。

关键的是,秀才功名没了特权,等于是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