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

不得违背。”

在朱英之前, 有充军的说法。

犯了律法的, 就丢到边疆充军。

这样的行为,极大的损害了军队在百姓之中的印象,在许多百姓的眼里,军队里的士兵跟罪犯是差不多的概念,更是有良家子不从军的说法。

其实这样的行为,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士兵本身的待遇很差,而军队里不管是贪腐还是欺凌的情况都非常严重。

这也导致朝廷征兵困难,加上兵役强行征召,使得军队从来就没有在百姓里有好印象。

目前大明经济上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朱英要做的就是把现在军队进行整合,尽力提高军队整体战斗力,并且以服从纪律为先。

招收士兵的方向,更是要面向于就良家子。

因为只有这样,军队才能更加听从命令,可以更好的掌控在皇权手中。

“臣等谨遵太孙令旨。”

这一番话说完,六部尚书皆是起身作揖。

他们更加感受到太孙殿下要对军队进行整改的决心。

而聪明人其实都能明白,按照这样的改革下去,往后大明军队的纪律性,战斗力,都将会节节攀升。

其实朱英的改革,并不算神来之笔。

许多聪明人,早就已经有这样的举措,甚至于历朝历代的名将里,只招收良家子的行为很是普遍正常。

但是只有朱英,作为未来之皇帝,把这一条真正的写进到军法之中。

也只有朱英,是要把全国的士兵都变成这样。

当然,其实历朝历代也有皇帝有着同样的想法,只是他们只有想想的份,而不能像是朱英这样制定下来。

毕竟在大明先前的朝代,话语权基本上都掌控在世家的手里,皇帝稳不稳,靠的不是百姓跟军队,而是世家的支持。

能够达成这一点,也只有大明了。

或者说只有现在的大明。

如果不是朱元章的时代,几乎不可能有这样的优握条件,哪怕是朱棣都能难完成这样的改革。

要是到了明中叶,朝野官员开始腐朽,就更加不用提了。

可以说上千年来的皇权社会,只有在朱元章目前的这个时间点,甚至要考虑到朱英对于大明经济的帮助,才能达成。

任何其他皇权时代,这样的事情都只能是空谈。

朱元章看向大孙的眼里带着浓浓的欣慰。

他感觉到,自从这次南巡之后,大孙有了很大的转变。

在先前的大孙,会把很多心思放在商业之上,且对于政务处理也比较备懒。

每日就是想着忙里偷闲,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不可否认出了很多计策让大明的经济变得繁荣起来,也很好的解决了权力上的分割。

但有一条,朱元章虽然从未说过,但心里有些可惜。

那就是大孙并没有给他那种皇帝的感觉。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