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文学 历史军事 搅乱三国

第九百九十八章 早已定下的投降

搅乱三国 孙一凡3703 1195 12-13 05:30

“发令,跟着我的座舰向前冲,彻底切断两翼敌船和地面部队之间的联系,不许他们汇合,我们还是可以跟着那条中间的通道冲出去的!”孙权看完慎重的张纮眼神后,扭过头去,用同样慎重的语气大声对着仅存不多的部下急叫道。

孙权没有责备张纮一句不是,却用背道而驰的命令否定着张纮的提议。

张纮对于孙权的表现却没有感激,他此时有的只有一阵阵的失望,他摇着头上前一步,紧逼到孙权的背后,手指着远端已经能用肉眼看到的陆地上的火势,同样毫不退缩的以长辈的口吻厉声道:“主公你看到吗?岸上的连绵数十里的营寨已经全部被大火吞噬,我军四万水军,现在只剩下一万不到,其他都葬身大江中,不是被淹死,就被火海吞没,一万多的马步兵,想来此时不是战死,所剩者也皆都投降,主公,我们就算能冲出重围,也回不到柴桑,或是山阴了……”说到此处时,年近六十的张纮已是老泪纵横,悲泣的站不稳身影。

“吕蒙率领我们所有的舰队占据有利位置相互支援,那怕是用船撞,也要给我撞出一条血路……吕蒙,你听到没有,率领所剩战船左右展开……”孙权最后近乎咆哮的命令,一再不理睬悲伤的张纮,大声吼叫着。但非但孙权最忠实的部下吕蒙也是毫无反应,就连本来还在跑动的普通士兵也都停下了身影和手中的工作。

仗打到这个份上,的确是该选择接下来命运的时候了。大江,滚滚东去的江水,那不息的浪涛掀起多少英雄豪杰的梦想,但此时那无情的大火却淘尽了孙权身边所有风流人物的意志。

关于“战”与“降”的抉择,在此时已经到了必须抉择的时间。没有人质疑这一点的刻不容缓,相反此时在场的很多人都认为此时此景下这个问题必须有所尘埃落定。

尽管后来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张纮的投降主意是可耻的,但他降曹的意见,最终促使了东汉末年的“**为一”,结束了“战国之弊”的历史进程,他是为这份结束纷争,统一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的。

但很多人看待历史,却总喜欢站在艺术角度去看待、去评判的,因为赤壁至乌林大江两岸的这幕舞台剧,没能如滚滚东去的江水,那么再继续它的波浪壮阔,在这些后世的历史学家眼中,赤壁最终没有上演一幕具有浪漫风格的历史话剧,而扼腕叹息。最终将张纮盖上了“反派人物”的角色定性。

这些人其实是吃饱了撑得慌,才会不顾生命的可贵,不顾历史与故事的分别,硬要让必然和有利于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的史实,背道而驰,要在他们的欣赏目光下,最终来一场慷慨就义的动人画面。

“子布(张昭字)老师不会同意的!”

孙权含泪搬出张昭试图堵塞张纮投降的意图。孙策临终前要孙权尊奉张昭和张纮为老师,言明两人的地位一样,所以孙权此时以张昭可能不同意为由,否决着张纮的提议。

“他会同意!对此战的结果我们早已互通过信函,对于出现今日之战败的结局,我们早已定下投降的计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